信仰生活化?生活信仰化!
点击数:1500
信仰生活化?生活信仰化! 潘世明
引言:
所謂「信仰」是指信服敬慕,在一般人的觀念中,以為信仰只是抽象的理論。其實信仰可以在人心深處產生一種極大的力量,使人有勇氣面對一切困難,更能夠砥礪人堅強剛毅;一個有信仰的人,不會失意徬徨,也不會憂心傷感,原因是信仰可以給人永久的希望。孔子說:「仁者不憂。」仁者為何不憂,因為他能面對人生的演變,因而處於一種泰然的境界。所以信耶穌最大的目的,就是將所聽到的道理活化在信仰上,促使每一位信祂的人能將信仰落實在生活上,榮耀主名。俗語說:科學靠實驗,信仰靠體驗。但是,為什麼現在的信仰跟以往所感受的有所落差,甚至無法體驗在生活上?問題出在那裡?以下幾點提出見解與分享,讓我們今後能更加努力,以達信仰生活化的地步。
一、信仰生活化的誤解
(1)信仰遷就現實生活(得一1-5)
# 真理向人意妥協(加二11-14)
(2)理論和實際的認定
a 信仰是理論?
b 單單理論是死的信心(雅二14)
c 單單理論只是知識(林前八1)
二、生活信仰化的認識
(1)改變生活模式
a 願意改變才會有信仰的體驗
b 願意改變(回轉)才是義人
c 願意改變(轉向)神就轉向我們(亞一3;代下三十9)
(2)不斷改變就是靈修(雅一23)
a 信仰成為自在
b 神的道在好土地上自然成長(可四26-28)
c 真實的信心是從生活中表現出來(雅二18)
d 有真實的信心才能蒙神稱義(雅二21)
e 信仰就如生活般的自在,才能使生活如信仰般的蒙神喜悅。
三、信仰也可以生活化一實踐!
(1)亞伯拉罕獻以撒(雅二21-23)
(2)實踐真實的信仰(腓一9)
(3)從附屬品到主體的信仰順序
a 信仰無法落實在生活中
b 教會淪為「宗教社團」
c 尊重(體貼)人過於尊重神
d 其實信仰不是生活的調劑品(士十七5-6)
e 信仰是關乎生命的事情(可十六16)信仰使生活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