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彼此洗脚

点击数:342

文 | 底土马

 

引言:

自本会创立以来,按经训与圣灵的启示,认定洗脚礼是与一个人的得救有关,因此在本会的共信之道中,其被列为本会的三大圣礼之一是毫无异议的。凡新受洗者必须要接受一次性的洗脚,因为主耶稣清楚的对彼得说:「我若不洗你,你就与我无分了」。后来耶稣洗完门徒的脚,他一再强调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有人接待我所差遣的,就是接待我;接待我,就是接待那差遣我的。」(约 十三 20)。显然这句话是耶稣升天后,赋予教会权柄差遣工人出去替新受洗者洗脚。凡接受教会所差遣的工人之洗者,也就是接受耶稣的洗脚,因为教会有圣灵同在,教会工人的差派也就是圣灵直接的差派。

 

洗脚礼除了是一次性的圣礼之外,其也涵盖了许多属灵真理的教训,耶稣也曾就此向门徒论及彼此洗脚的道理。

 

「你们称呼我夫子,称呼我主,你们说的不错,我本来是。我是你们的主,你们的夫子,尚且洗你们的脚,你们也当彼此洗脚。」(约 十三 12-15)。

 

犹太人有彼此洗脚的习惯,特别当有远方的客人到访家中时,主人一般会亲自安排替客人洗脚。较富有的家庭,洗脚的工作则由仆人代劳。换言之,犹太人风俗性之洗脚一般都由较卑微的人替尊贵的人洗脚。但耶稣对门徒的教导是说:「我是你们的主,你们的夫子,尚且洗你们的脚,你们也当彼此洗脚。」可见耶稣在这部分所强调的真理,非指一般性一次的圣礼,因为圣礼的部分,只需要一次的洗、全身就乾净了(约十三 10),其果效是在乎那一洗,日后,无需彼此洗脚,只要好好的保守自己,与主有分之身份就永远见效。换言之,主嘱咐门徒也要彼此洗脚是另有更深一层的属灵含义。如何保守这“有分”的身份到底,乃是本文所论述之关键。

 

在强调洗脚礼之圣礼的果效之际,同时又不忽略洗脚的教训在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并要如何把彼此洗脚的精神融合在生活与事奉中呢?在同一时间强调其圣礼的果效性之际,又不忽略洗脚在生活中所涵盖的精义。可从主替门徒洗脚的过程中,从主其言行的一举一动可作为本文的省思思考方向。

 

耶稣知道父已将万有交在他手里,且知道自己是从神出来的,又要归到神那里去,就离席站起来,脱了衣服,拿一条手巾束腰,随後把水倒在盆里,就洗门徒的脚,并用自己所束的手巾擦乾。」(约 十三 3-5)

 

  我们可从耶稣离席、脱外袍、束腰、把水倒在盆中、替门徒洗脚、再用所束的手巾擦乾,一连串仆人的举动,及主洗完门徒的脚后,吩咐他们彼此洗脚的话中,学习以下几点:

 

一.    学习作仆人的精神

拥有一颗仆人的心是在教会里服事应有的态度,。仆人心与主人心大不相同;仆人心乃愿虚己服事人,而主人心却期待别人怎么去服事自己;而他自己却不愿意虚己束腰去服事。主耶稣为我们设了束腰服事的榜样:

 

耶稣叫他们来,对他们说:「你们知道,外邦人有尊为君王的,治理他们,有大臣操权管束他们。只是在你们中间,不是这样。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在你们中间,谁愿为首,就必做众人的仆人。因为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可十42-45)

 

有一次雅各与约翰向主提出非分的要求,他日当主得国后,他们两兄弟想要坐在主的左右两旁;结果那十个门徒听见,就恼怒雅各、约翰。耶稣就把门徒叫了来,说:『外邦人喜欢治理别人,不喜欢被人治理。但是在你们中间(教会中)不是这样的』(可十 43) 。

 

现今社会的现象是小的服事大的,凡居首的是被服事的,早已经深植人心,不可违反伦常。人的本性是不喜欢服事人,倒期望人的服事,不希望别人操权管束,却喜欢管束别人。

然而主的教训表明,教会的制度与世间的制度是大不相同的。在教会里,若人人都争作主人,不愿意谦卑束腰作仆人,教会只有主人、没有仆人,又如何落实彼此洗脚的精神呢?所以主教导彼此洗脚,也就是要我们先学作仆人“服事的工作”。

 

『我们原不是传自己,乃是传基督耶稣为主,并且自己因耶稣作你们的仆人』(林后四 5)。

 

保罗常自称为基督的仆人,因为保罗说:我们原不是传自己,乃是传基督耶稣为主。保罗不仅称耶稣为主,表明自己是基督的仆人,他更对哥林多人强调自己因耶稣作你们的仆人。因为保罗无论做什么事,他不求自己的益处,只求众人与教会的益处。

 

今日在教会事奉中常听有人说:『我所做的,我会向神负责,无需向人交代……』即使做错了事,带给教会极大的伤害与不造就,仍大言不愧地说:『我会向神负责任问题不在我,是你们……』。这种“自我为中心”的事奉,在热心中只顾自我陶醉,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与伤害,仍称对神是忠心的,实在是要不得。

 

然而真正的神仆,不仅需要向神负责、神仆更需要向人负责任,诚如保罗曰:自己因耶稣作你们的仆人,这就是在教会事奉中学习彼此洗脚 “作仆人”的意思。仆人该有的表现,是不求自己的益处、只求别人的益处。有谁家中的佣人,只求自己的益处,不以家务为优先考虑呢?若是有,她就不是“家佣”,乃是反仆为主了。

 

教会是神的家,在事奉中若人人能认识到彼此作仆人的精神,事奉的态度就绝不会有偏差。在神的家中你我已认定为“仆人”,不再是“主人”了。无论你我在这家所担任是何等角色,所占的是何等位子,持有的是何等职责,即使在教会为首的,若有彼此作仆人的精神,在生活上就能实践彼此洗脚的精神。

 

『也不要受师尊的称呼,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师尊,就是基督。你们中间谁为大,谁就要作你们的用人。』(太二十三 10-11)。

 

有一次主斥责法利赛人的假冒为善,只顾追求从人而来的荣耀,喜爱筵席上的首座,会堂里的高位,又喜爱人在街市上问他安,称呼他拉比(太二十三 6-7)。不但如此,为了让人看见所做的事,所以故意将佩戴的经文做宽了,衣裳的袖子做长了(太二十三 5)。所谓“佩戴的经文做宽了,衣裳的袖子做长”是指他们在会堂里所披上的外袍。耶稣说:法利赛人不仅是在会堂里披上外袍,在他们日常的生活中,他们也喜欢披上类似的外袍,他们所做所行的,乃希望别人称呼他们做拉比(夫子的意思)。耶稣紧接着教训门徒曰:『不要受师尊的称呼,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师尊,就是基督』。这是在事奉中必须自我反省的观念。凡身为教会牧者的,当平日对信徒做这方面的宣导,自己无论在言行思想上,绝不可让信徒误以为长执传道在教会中的地位是“高高在上”的。圣职的托付原是服事,非在社会上一般所加封的头衔,例如:拿督、丹斯里、敦等。当然在平日的事奉上,心态也必须正确,决不能像法利赛人过于要求别人对他们的称呼。当面对一些平日遇见长老、执事、传道却视而不见,也不晓得打招呼的信徒,切勿视怒以待,俨然一位主人一样,不然莫怪信徒不懂道理,称呼你一声BOSS。为主服事的当以仆人的心态,加以劝导这种信徒,唯有拥有“仆人的心”才算真正谦卑束腰,我们才懂得什么叫着彼此洗脚。

 

二、学习基督的谦卑

主曰:『我是你们的主,你们的夫子,尚且洗你们的脚,你们也当彼此洗脚。』(约十三 14)。

 

门徒跟随耶稣大约有3年半的时间。在这期间,主不断藉着真理教导他们谦卑的道理。离别的当晚,主仍不厌其烦道:『我是你们的主,你们的夫子…我给你们作了榜样,叫你们照著我向你们所做的去做』(约十三 15)。显然主的榜样不仅要门徒学习做仆人的精神,也包括学习基督的谦卑。

 

『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太十一 29)

 

人的本性除了爱为首,骄傲更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就连小孩子也有虚荣心。细察家中自己的孩子,一旦父母买了什么好的玩意儿给他,孩子总爱在其他小孩面前炫耀,这就是孩子的骄傲。儿话虽是童言童语,无需过于认真,但是从孩子的心,能让我们看出人本性里的 “骄傲”。人不希望别人责问,总希望别人称赞。一个人长得虽不怎么样,但当别人说他英俊潇洒或美丽标致时,虽自知是一句虚过于实的客套话,但仍会对别人虚假的赞美沾沾自喜。

 

我们的主,是天上独一的神,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为了人类成了肉身,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主为门徒洗脚的一举一动:离席、脱外袍、束腰、把水倒在盆中、然后替门徒一个一个的洗脚、再用所束的手巾擦乾,正表现出主由尊降为卑的形象。

 

『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  (8)  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二 6-8)

 

基督本有神的形像,可以与神看为同等的,因为他本来就是神。但是为了要拯救灵魂降生来到世界,他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反倒虚己(脱外袍 — 把自己倒空),取了奴仆的形像(束腰 — 谦卑)。他虽然是神,却来到世界,取了人的样式,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换言之,基督的降生若不虚己、不谦卑、没有取奴仆的形象降生于世上,他就无法完成十字架的任务。假若耶稣的降生是以“万王之王、万主之主”的姿态来到世间,有谁敢把基督钉十字架呢?假若耶稣降生的地方是在王宫,不在马槽里,生下来也就养尊处优地作王,有谁还敢诬告耶稣使他背负罪名呢?但基督来,是以仆人的形象来到世间,生于伯利恒的马槽,长大于加利利的拿撒勒一块“穷乡僻壤”之地,又是出生贫寒木匠的家庭。从小没有受过正统拉比的教学主的降生为我们立了谦卑顺服致死的榜样。

 

今日不少的同灵、包括长执,在社会也许拥有崇高的地位,无论学历、财力、知名度等方面虽不名列前茅,但也绝对不输于人,受到社会人士的肯定与赞赏;论名誉财势,他们没有一样不及人的,但这不意味着可杖优势自夸。因为经上记着说:神抵挡骄傲的人、施恩给谦卑的人。圣经对我们的教导乃是在神的面前要“虚己”。神是看不见的,要如何让自己在神的面前“虚己”呢?那就要学习如何在人的面前谦卑,因为若无法在看得见之人面前谦卑,岂能在看不见神的面前虚己呢?

 

基督虚己、谦卑的表现是存心顺服。今天我们也当学习彼此顺服。在推动圣工的之际,彼此顺服是谦卑的必修项目。对自己所持有的意见不能过于执着,因为事工是整体性的,需要群策群力,整合各人的意见。今天教会里有很多的工作是要共同完成的,因此需要以沟通来达成共识。然而在沟通的过程中,难免有不同的意见、不同的声音,这本是正常的现象。此时同工们当同心的以谦卑的态度,接纳不同意见,在异中求同,切勿先入为主,并将各人的意见整合起来,在工作上彼此协调。最重要的是将施行事工的出发点奠基于敬畏神上。

 

『又当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顺服。』(弗五 21 )。

 

学习谦卑的另一个基础就是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顺服。当人人都存心敬畏基督时,自然会彼此顺服,即使有不同的声音,也能虚心听取,谦卑接纳。在讨论时各人因敬畏基督,必以整体利益为依归,不坚持己见。所以当发现意见相左之际,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下,彼此顺服。圣工乃是神的工,教会有神的同在,大家同受一个灵,圣灵赐人合而为一的心,一旦教会能同心,神就同工,圣工肯定蓬勃发展,无形中岂不是遵守了主的吩咐彼此洗脚了吗?

 

三、学习基督饶恕的心

主在替门徒在洗脚的时侯,圣经说「魔鬼已将卖耶稣的意思、放在犹大的心里」(约十三 2),但主没有因此嫉恨犹大,主在洗门徒的脚的时侯,没有跳过犹大的脚不洗,主为每一个门徒洗脚,因为圣经说「祂爱门徒到底」,主希望藉着洗脚挽回犹大的心,这正是表明主对犹大的饶恕和忍耐。

 

有一次彼得问主:有人得罪我,我饶恕他七次可以吗?,但主说「不是七次,是七十个七次」。彼得认为七次是人的极限,这己经是不容易办得到的事,彼得大慨以为他这样问,主肯定会称赞他。但没有想到主却说「不是七次,是七十个七次」,七十个七次也就是四百九十次,谁那麽有闲空去计算四百九十次呢?换言之, 主的意思是要我们学习「完全饶恕」的精神。

 

今天常听人说:『你不要得寸进尺!你不要以为我好欺负,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我都不跟你计较,你还一再而,再而三地冒犯我……”』。表面看来,这人好像很有修养,但其实并没有从内心饶恕人。如果出自内心的饶恕,就不会计较别人冒犯他多少次。那人虽然不跟冒犯他的人计较,但并不代表他没有记在心里。所以彼得所讲的饶恕是一种仍存放心上的「饶恕」,但主所讲的饶恕是完全不放在心的饶恕,这类的饶恕不简单,但我们还是要虚心学习,因为主吩咐要彼此洗脚,因为当审判的日子,是仰望主的怜悯(犹20),因为那不怜悯人的,也要受无怜悯的审判;怜悯原是向审判夸胜(雅二 13)。

 

结论:

 

今日当教会在强调洗脚是一项圣礼之际,也需要教导信徒从生活中,尤其在事奉中落实彼此洗脚的精神,因为这也是当夜主设立洗脚礼时所教导的部分真理。该如何融会贯通此经训的精义呢?唯有靠主赏赐上头来的智慧(雅三 13-18)。主岂不是说:『…但智慧之子总以智慧为是(有古卷:但智慧在行为上就显为是)』

 

『你们中间谁是有智慧有见识的呢?他就当在智慧的温柔上显出他的善行来。你们心里若怀著苦毒的嫉妒和分争,就不可自夸,也不可说谎话抵挡真道。这样的智慧不是从上头来的,乃是属地的,属情欲的,属鬼魔的。在何处有嫉妒、分争,就在何处有扰乱和各样的坏事。惟独从上头来的智慧,先是清洁,後是和平,温良柔顺,满有怜悯,多结善果,没有偏见,没有假冒。并且使人和平的,是用和平所栽种的义果(雅三 13-18)。』

 

      愿主的恩惠、圣灵的感动常与众人同在。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