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一11~13
点击数:87
、 人竭力盪槳
. 經文:拿一11~13
※反而更嚴重(13)
. 內容探索
因為海浪越發翻騰。眾人問約拿,當向你怎樣行?使海浪平靜!此時約拿才坦然的面對現實。回答眾人:將我拋入海中,我知道遭這大風浪,是因我的緣故。但是大家不敢,於是更竭力盪槳要把船攏岸,可是風浪反而更大,使他們無法靠岸。這段情節有幾件事頗令人玩味。
a. 人對海浪翻騰的害怕
農業時代對重大的災難,常說:天意、天災。人不照天理,神不照甲子……等等。這種反應表現出會怕神的心,在歷史中發現人若會怕神,心性總是比較單純。這時候的約拿在連續的風浪中,那分怕神的潛意識被引發出來,所以很坦然面對自己和風浪的關係。不因自己是真神的先知就硬撐自己的理由。
現在年輕一代生活的方式被改變,此舉會影響到很多習慣的改變,而造成不同的個性、價值觀。目前的生活方式主張輕鬆、自由飛翔,許多體驗生命熬練、增長的空間消失了。所以人越來越缺少生命的意識,也就越來越不怕神。重大的災難如何解讀?推給科學去研究就是,我沒有那種學識就沒有我的責任。我們會不會在時代變遷中,也慢慢的不怕神了呢?
b. 為什麼要竭力盪槳?
把約拿拋入海中,在那麼大的風浪中,必死無疑,怎麼可以呢?這種關心「生命」的行動稱為「宗教心」,大家所以竭力盪槳,這是其中的原因。
宗教心是人性的美德,但只靠人的努力(人竭力盪槳),宗教心會產生瑕疵,這樣的宗教心對人對事也沒有益處了。像此時,他們越竭力盪槳,海浪越發翻騰。可見棄除不完美的宗教心,是事奉上必須的學習。
從整體看,約拿不順服神的差遣,這是神不喜悅、神所忿怒的事。此時,以關心約拿的安危為由掩護約拿,豈不惹神更加忿怒?以關懷為由試探神的忿怒,怎麼可以這樣呢?然而失去儆醒的時候,事奉中卻常不知不覺變成這地步,當慎重之。
. 應用思考
a. 所有的熱忱都對嗎?
(1). 看被耶穌潔淨的大痲瘋患者,他很熱忱、很不簡單的把耶穌的事傳開了,但造成什麼結果?耶穌喜悅嗎?(可一40~45)
(2). 從這個例子看,「熱忱」的表達先經過什麼操練?
(3). 可以因為我很熱心,就認為自己是對的嗎?請列舉出個人所知道的原因。
b. 如何造就有益的「宗教心」?
(1). 可以怎樣提醒自己?
(2). 所謂「宗教」即和神有關係的崇拜活動,那麼你認為「宗教心」是什麼?
(3). 從約拿的例子看,不完美的宗教心指著怎樣的情形?
. 小結
人在肉體中,很多軟弱。關於「熱忱」的事上,不宜劃地自限、自以為是。在教會中,信徒常是最單純的一部分,教會問題的產生常在服事的人身上。如前述:因誰的緣故?
人的心在時代的進步中,卻越來越不滿足,這現像勢必造成人更「竭力的盪槳」。此情況,在當代青年身上,有越來越普遍的趨勢。所以很有必要在此留下一個安靜的思考空間,讓自己有個調整的機會。以正視「不滿足」的感覺,如何在事奉中得享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