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各教会及祈祷所沿革 – 担波罗利教会
Views: 210
担波罗利教会
担波罗利位于沙巴首府亚庇以北约37公里之一个小镇。居民大部分为华人及卡达山人。前者以经商与农业(小园主)为主要业务,而后者却多为稻农及小农主。两者亦有不少人士于白天在亚庇的政府部门或私人机构任职,或在劳工界服务。
担波罗利的信徒于二次大战前乃在斗亚兰教会聚会。日军占领沙巴后,信徒因不便再斗亚兰教会守安息日,而被迫于1940年12月28日改在张尊一弟兄的住家(孟加拉带村)守安息日。此时主持会务的除了邝彼得执事外,亦有从纳闽过来的叶提多执事。有一次大家作星期五的家庭礼拜时,参加人数共18人,正祷告时,突有日军到来将17人捉,只剩下张尊一弟兄,因年老没被带去。被捉的17人,连同其他的村民被带到斗亚兰的扣留所。晚上都被绑起来,等候天亮受审。晚上17位本会信徒都在扣留所祷告,而张尊一弟兄也到现在教会对面的山上为信徒的平安祷告。次日经审后,感谢主,全部17人都被释放,受了一点皮肉之苦(被打),蒙主赐生命之平安回到担波罗利。之后,本地的信徒更加热心侍主。
1942年搬去邝彼得执事住家(文对村,离埠约半公里)做祈祷所,会务由邝彼得执事主持。另有杨子廉,张尊一,张德光及谭善由弟兄协助圣工。1946年初于邝执事所捐与教会的一块约5分之1公顷(0.2 ha.)的土地上兴建了第一所临时会堂。邝执事安息归主后,由杨子廉弟兄(即今杨提多执事)主持会务。于1948年7月3日至5日举开第一次灵恩大会。
1960年代初期,由于信徒不断之增加,原有之会堂虽经历了5次修建乃不能容纳安息日聚会之会众。于是计划重建会堂。1962年初,一所可容纳约200多名信徒之永久性建筑物终告竣工。同年4月13日举开献堂礼。
1965年台湾总会派来沙巴协助圣工的杨约翰及林奉生二执事协助唤起信徒热心亦勉励及协助成立宗教教育儿童班。课室于同年建成后,于1966年初宗教教育青年班及儿童班正式开学。
1978年初,政府动工改良由担波罗利通往兰脑之道路,新路从本会会堂右则通过(距离约30公里半),而使本会与大道接通(以前须步行一段约61公尺之稻田瑅,该田堤乃教外人士拥有,教会每月须向地主邀纳过路费)。
至1980年儿童班已不能容纳遂年增加之儿童班人数。于是决定将原课室拆下重建一幢两层宿舍兼课室。宗教教育有儿童班2班,青年班3班;另有土著儿童班2班,学生人数有94位,教员24位。系负责为王仁恩弟兄,副负责为陈赐平弟兄。
根据洗礼登记册,在本会受洗人数有300多位(平地信徒约300),有许多已迁移此地,现安息日聚会人数约100名。目前男执事杨提多,女执事为江顺真,罗顺主,江亚腓亚等执事。除了安息日聚会外,在星期日及星期三有晚间证道聚会;星期一及星期二晚上练习唱诗;社青聚会则于安息日晚上。
目前教会职务会职员如下:
教务:杨提多,巴依安巴依 (Pain Ampal)
副教务:陈赐平,邓志刚
财务:刘镜明
文书:张镜忠
副文书:杨致兰